返回

大国崛起!从军火商到军工巨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76 怨气冲天的红星所领导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弹药方面……我们西南局好像没有弹药工厂……”

    杨威说道。

    167厂虽然是以生产迫击炮为主,也生产高射炮。

    主打产品就是双37高炮。

    能生产炮管,生产线做出细微调整,生产35毫米狙击榴的枪管是没问题的,其他部分一般机械厂就能生产。

    最大问题,就是弹药。

    军工生产系统,枪炮跟弹药生产,都是分开的。

    “弹药工厂我去协调,只要有图纸,工艺不是太过复杂,加上现在需要的数量也不是很大,时间虽然紧张,也没问题。”

    陈志强很有信心。

    “咱们的炸药都是新式的,一旦交给其他厂,以后部队的订单,就跟我们没有关系了……”

    韩远山不乐意了。

    “首长,这是咱们红星所的业务!现在他们生产还得我们给钱,以后也跟我们没关系!”

    梁昊也不乐意。

    各个军工单位之间,并没有技术专利的说法。

    看着两人,杨威心中满是无奈。

    搞技术研发,需要研发单位向上级申请订单,或是自己筹集经费。

    搞出来技术后,军工厂生产,不会给研发单位一分钱的技术使用费,甚至,技术研发单位在初期生产的时候使用上级拨付的经费来承担试生产的各种成本。

    上次梁昊带着铺盖卷儿去陈志强办公室过道上睡觉,耍无赖要经费的事情,就体现出来了要经费的艰难。

    随着军费进一步削减,未来立项、要经费更难。

    “咱们需要给红星所明确的定位,究竟是生产为主,还是技术研发为主,红星所不能在有订单的时候就盲目地扩大规模。”

    杨威提醒两人。

    “有区别?”

    韩远山一脸疑惑。

    梁昊也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看着他,“杨威,咱们军工系统都是如此,科研跟生产一体,除非是大型的研究院……”

    明显,不管是西南局还是红星所,都有附属工厂的。

    其他单位也是如此。

    这样才能保持研发跟生产于一体。

    “有很大区别。目前这样,咱们不只是需要承担技术研发成本,还得承担生产成本。”

    杨威给几人解释科研生产一体与科研生产分开的区别。

    几人都露出了肉痛的表情。

    明显不想把科研跟生产分开。

    科研最重要,可要经费实在是太难了。

    立项都不容易。

    尤其是在目前已经大规模削减经费的背景下。

    “其实,整合167厂跟西南局下属其他单位优势军工生产技术力量的思路是对的。可咱们不会只是搞枪搞炮,后面可能会涉足装甲车辆、防空导弹,在防空导弹后面,利用167厂的高射炮生产技术,结合近程防空导弹搞弹炮一体防空系统……”

    杨威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另外,咱们是直接跟雄鹰师那边签订合同的,这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模式。生产经费等,由我们西南局拨付给生产单位,而不是由计划委员会统筹……”

    “啪~”

    陈志强手中的搪瓷茶杯重重地顿在桌子上。

    本来已经掉了一圈搪瓷的底部,再次崩开几块搪瓷。

    不管梁昊反对不反对,直接做了决定:“那就分开!”

    装甲车辆!

    防空导弹!

    弹炮一体防空系统……

    果然,杨威是有着谋划的。

    “我……同意……”

    梁昊依然不甘心。

    凭什么红星所搞出来的技术,让其他军工厂来利用他们的技术获得大量订单?

    应该有的操作,就是自己下属工厂扩大生产规模。

    不管是兼并其他效益不好的同类型工厂,还是重新建设。

    “那就立即联系相关单位,五天内,生产计划一定得安排下去,开始生产,要不然,赶不上。”

    ········

    “陈主任,咱们是可以生产出来的!”

    苏宏一脸激动地看着陈志强。

    无论是奥托金、黑索金,还是C4,他都不愿意交给别的单位。

    “所长,你知道咱们的生产能力,一个月时间,制造几吨完全没有问题的,您给陈主任解释啊……”

    看陈志强没有反应,苏宏又满脸焦急地看着梁昊。

    整个会议室里,都是红星所的相关车间负责人。

    同样,也有167厂、宏光塑料厂等同样属于西南局的军工厂的负责人。

    298厂由于太远,人并没有来。

    得益于杨威在他们炮侦雷达的支持,298厂已经开始了相关光学零部件的生产。

    “咱们的新技术,凭什么转移给5023厂?以前他们业务好的时候,也没见他们分给咱们一些计划订单

076 怨气冲天的红星所领导们(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